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改善肠道菌群生态或可缓解肝肾疾病病程

  我国是肝肾疾病大国。根据《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36.5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0%;有数据表明,2020年包括慢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在内,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2017年发表了一篇名为”1990-2017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域慢性肾脏疾病负担: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的研究,研究表明全球共有6.975亿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其中,近三分之一CKD患者在中国和印度,患病人数分别为1.32亿和1.15亿。通俗来讲,我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肝病,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肾病,这个比例不可谓不高。

  近日,国际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的一篇名为”Bacterial sensing via neuronal Nod2 regulates appetite and body temperature“的研究报告火了,登上了微博热搜。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和大脑之间或许会发生一种直接的对话(下丘脑神经元直接检测肠道细菌活性的改变),从而调节机体的食欲和温度。这篇“肠—脑轴”领域的优秀文章是证明肠道菌群影响人类机体的又一有力证据。事实上,人的身体上不仅有“肠—脑轴”,也有同样由肠道菌群连接起来的“肠—肾轴”、“肠—肝轴”。简言之,肠道可以通过肠道菌群影响人的肝肾健康。

  “肠—肾轴”指的是肠道和肾脏之间的相互作用。“肠—肾轴”的核心理论是围绕着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即慢性肾脏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的状况,往往伴随着有益菌减少、致病菌增加,最终加剧肠源性尿毒素在血液中的蓄积,加重已经受损的肾脏负担,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失衡的肠道菌群会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导致肠源性尿毒素和条件致病菌移位进入血液循环,激活肠道粘膜免疫,诱导全身性微炎症反应,加重肾脏损伤。在肾病领域,国际上有一株知名菌株干酪乳杆菌Zhang。它的研究报告发表在了世界四大名刊Cell的子刊、代谢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Cell Metabolism(IF=27.287)上,研究证明补充干酪乳杆菌Zhang能够减轻小鼠急性肾损伤(AKI)并减缓慢性肾病发展;针对慢性肾病(3-5期)患者的1期临床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Zhang对人体安全有益,可缓解患者肾功能下降;干酪乳杆菌Zhang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提高血清和肾脏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s)和烟酰胺水平,来减轻肾损伤,减缓慢性肾病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株益生菌是纯粹的“中国菌”,2002年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自然发酵酸马奶,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乳酸菌。

  肝脏和肠道有着相同的胚胎学起源,肝脏分别通过门静脉系统和胆管系统与肠道维持着直接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70%-80%的肝脏供血来源于肠道。在“肠—肝轴”中,肝脏经过胆道将胆汁酸和抗菌分子输送到肠腔,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另一方面,肠道菌群代谢物及相关分子等肠道产物,经过门静脉移位到肝脏,影响肝脏功能。概括一下,肠道和肝脏能够通过肠道菌群双向影响。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通过肠道菌群的一些变化我们可以判断肝脏是否出现了问题;肝脏的某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摄入益生菌进行辅助调理。目前保存在国家菌种库的几株杰出的中国菌对酒精性肝损伤,脂肪肝有不错的辅助治疗作用:母乳源益生菌乳双歧杆菌Probio-M8在实验中显著降低了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展现了对于酒精性肝损伤的缓解作用,植物乳杆菌P-8同样展示了这种潜力;乳双歧杆菌V9则被证明可以辅助黄连素治疗,改善肝小叶结构,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肝肾疾病的诱因一般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保持一个早睡早起,饮食清淡,经常进行户外运动的好习惯尤其重要。除此之外,日常补充合适的益生菌,也是一个预防肝肾疾病,辅助治疗肝肾疾病的有效措施。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菌群-脯氨酸代谢调控抑郁症

下一页:雄激素受体阻断可以促进黑色素瘤BRAF/MEK靶向治疗效果

网站首页科研服务平台资源新闻动态活动&资源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郑州芯之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备案号:豫ICP备19018879号-2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