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的区别?
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都是实验室常用的分析测量工具,它们的测定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朗伯-比耳定律,测定样本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测量范围一般包括波长范围为380-780 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380 nm的紫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
酶标仪即酶联免疫检测仪。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仪器又称微孔板检测器。可简单地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2大类,其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其核心都是一个比色计,即用比色法来进行分析。 一般测试液的终体积在250μL以下,可以用酶标仪。
虽然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都是测定吸光度的仪器,但是他们还存在四大区别,了解这四大区别,可以指导我们更容易的完成检测实验。
1、比色容器
分光光度计用的是比色皿,通常是塑料(聚苯乙烯或异丁烯酸酯)、玻璃和石英材质,每个比色皿一次只能盛装一种溶液。
酶标仪用的是酶标板(塑料微孔板)。常用透明的聚苯乙烯材料制成,聚苯乙烯可以作为固相载体,对抗原、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酶标板通常为48孔或96孔,每个微孔可以盛装不同的溶液。
2、光路方向
分光光度计是水平光路,而酶标仪是垂直光路。由于酶标板是多排多孔的,光线只能垂直穿过,因此酶标仪的光束都是垂直通过待测溶液和酶标板的,光束既可是从上到下,也可以是从下到上。垂直光的优点是标本吸光度受液体浓缩或稀释的影响小,缺点是受被测样本液面是否水平、酶标板透光性、孔底是否平整等影响较大。
3、光路长度
光密度(OD值)与吸光系数、待测组分的浓度以及光路长度成正比。所以光路长度能直接影响OD值。
分光光度计采用的比色皿的宽度通常是1cm,所以光路长度固定为1cm。只要在比色皿中加入足够的待测溶液,其OD值不变。比如,待测溶液有5mL,无论在比色皿中加入2.5mL还是3mL,测出的OD一样。
酶标仪采用的是垂直光路, 光路的长度是液体液面的高度,所以测得的OD值受到样品的体积的影响。比如,待测溶液有1mL,在酶标板上加入150uL和200uL,测出的OD值不同。因此,在酶标板上加样一定要操作规范,加样偏差对结果影响比较大。
4、通道数
仪器的通道数直接影响实验效率。分光光度计通常是单通道,一次只能测定一个样本,大量样本的测定需要时间很长,实验效率比较低。酶标仪通常是8通道或12通道,一次可以同时测定8个或12个样本,大量样本的测定需要时间短,实验效率比较高。